新意升级 《2023年元宵晚会》将播出******
中新网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高凯)2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举行发布会,据介绍,晚会将呈现多项技术创新和节目创作亮点。
据介绍,此次元宵晚会实现电视及新媒体一体化制作,并通过总台全媒体平台分发传播;通过AR虚拟特效、XR虚实融合制作、立体视频和三维菁彩声等新技术应用,大幅度提升节目视音频沉浸式效果;演播大厅舞台大屏幕视频、灯光、升降舞台和现场扩声全面实现集中控制,大幅度提升舞美视觉及现场扩声效果和安全播出水平。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表示,元宵晚会坚持创新引领,经过精心设计和精细打磨,已完成了录制工作。晚会延续“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基调,突出开心信心、奋进拼搏的主旨,通过民歌、戏曲、艺术体操、歌曲、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节目,展现“花灿灯彩闹元宵”的传统佳节特色,传递繁茂锦绣的美好氛围和华灯璀璨的喜庆气象。
据介绍,元宵晚会以“花灯耀四海”为主线,北京灯彩、秦淮灯彩、硖石灯彩、潮州花灯等一系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民俗工艺将在晚会中亮相,与东西南北中多地灯会的实景拍摄相呼应,展现元宵佳节美丽中国的喜庆色彩。
晚会开场歌曲邀请今年春晚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中感动了亿万观众的张建国扮演者金长勇,与现场演员共同合唱,在欢腾热烈的歌声中共迎癸卯兔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由众多演奏家创新打造新国乐曲目《百凤朝阳》,奏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全新演绎的《新花好月圆夜》,将河北竹板书和苏州评弹两种曲艺形式进行融合创作,表达出圆满和美的寓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奏唱的歌曲《强军有我》,以豪迈的激情、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血性和担当,唱出了“请党放心,强军有我”的铿锵誓言……
据悉,2月5日20点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将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中文国际频道、音乐频道等电视频道,音乐之声、经典音乐广播、文艺之声、大湾区之声、台海之声、华语环球广播、南海之声等广播频率,央视频、云听、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全国约500个城市文化广场将通过“百城千屏”8K超高清公共大屏传播平台播出元宵晚会,“在广场看晚会闹元宵”将为城市文化活动提供新场景。央视频客户端还将采用“竖屏+三维菁彩声”“横屏+三维菁彩声”两种模式播出晚会节目。
央视网脸书平台CCTV中英文账号、优兔平台CCTV春晚频道将面向全球同步播出元宵晚会。(完)
浙江实施高校教师职称分类分层评价******
浙江实施高校教师职称分类分层评价
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维度分类细化
本报讯(记者蒋亦丰)日前,浙江省出台深化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将教师岗位设置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等类型,并制定相匹配的评审标准和业绩要求。
浙江明确,对教学为主型岗位的教师,着重评价其在教育教学、教学改革与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与绩效;对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的教师,综合评价其在教育教学、教学改革与研究、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与贡献;对科研为主型岗位的教师,着重评价创新价值、能力与贡献;对社会服务型岗位的教师,着重评价技术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应先通过“双师型”教师认定。
高校要探索建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按照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个维度,分类细化评价标准和权重。评价机制上,实行同行专家评议机制,健全完善外部专家评审制度,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加强代表性成果的鉴定和评议机制建设,技术创新成果等可作为代表性成果。
浙江提出,将创新建立职称“直通车”机制,参评对象包括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在世界、全国范围的竞赛、比赛、评奖中取得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业绩成果的教师;招聘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等。
《中国教育报》2023年01月10日第1版